茶館全天下最多的四川,都有哪些茶?

茶館全天下最多的四川,都有哪些茶?

9閱讀 2018-12-23 02:13 常識


四川,茶館全天下最多

川人愛喝茶,愛泡茶館。


大街小巷都有茶館,人們在這里看川劇、聽評書、打麻將、擺龍門陣、看書、打盹兒……逍遙自在,自得其樂。


以成都為例,“清末,成都街巷有516條,而茶館即有454家,幾乎每條街巷都有茶館”。


時至今日,四川的茶館數以萬計,天下第一。



巴蜀,中國茶葉的搖籃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茶區(qū),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qū),是世界茶樹的發(fā)源地,巴蜀也是中國最早種茶、制茶、飲茶的地區(qū)。


蒙頂山、古藺、北川有上千年的古茶樹及百年古茶樹群。西周初期,巴蜀地區(qū)開始人工栽培茶樹,先秦時,中國茶的飲用和生產主要就在巴蜀一代,至西漢,成都成為我國茶葉的消費中心和集散中心。


歷史名茶蒙頂茶,唐代至清朝,上千年間,歲歲為貢茶。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琴茶》有“琴里知聞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吟唱,元代李德載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的傳神茶聯,川茶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深厚。



四川,茶園多、產量高、品類全

產茶縣120多個,茶園面積500萬畝,茶農380萬,年產約30萬噸,產值200億元,種植面積、產量均居全國前三位,是中國產茶大省。


川茶一直以綠茶為主,蒙山、青城山、峨眉山,山山產綠茶,有蒙頂茶、蒙頂甘露、蒙山春露、萬春銀針、玉葉長春、峨眉毛峰、金尖茶、雨城銀芽、雨城云霧、雨城露芽、青城雪芽、文君綠茶、峨蕊、竹葉青、黃郎毛尖、三清碧蘭、沫若香茗。


其它茶類,紅茶有宜賓工夫紅茶,黑茶有康磚、金尖、茯磚、方包,黃茶有蒙頂黃芽,還有茉莉花茶,是國內茶類較為齊全的產區(qū)。(歡迎補充)



川茶,生態(tài)環(huán)境好、上市早

四川是農業(yè)部規(guī)劃的全國名優(yōu)綠茶和出口茶優(yōu)勢區(qū),被認定為有機、綠色、生態(tài)茶葉生產的最適生態(tài)區(qū)之一。


川西是名優(yōu)綠茶產業(yè)帶、川東北是富硒茶產業(yè)帶、川南有工夫紅茶、川中有茉莉花茶。


由于秦嶺阻擋了北方冷空氣的入侵,四川盆地氣候溫暖,茶葉發(fā)芽早,成為全國春茶最早上市的省份,早于江南茶區(qū)一個月。


多年來,川茶品牌分散,且多為中低端品牌,整體知名度偏低,茶葉附加值低。每年60%的川茶、超過20萬噸毛茶外銷出省,低價賣出原料,加工后貼上江浙品牌的標簽,搖身變?yōu)閲鴥纫痪€名茶,價格翻了幾番。


川茶淪為了省外品牌茶葉的原料,與產茶大省、茶文化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



川茶,何時雄起

單個茶園面積小、分散,導致種植和生產規(guī)模小,茶農直接收益低;


制茶工藝水平整體不高,很多綠茶有青草味,香氣不夠,制茶技術仍需改善;


政府出頭,做好區(qū)域公共品牌的持續(xù)投入、長期推廣,讓茶農能夠享受到品牌溢價的紅利;


在全行業(yè)產能整體過剩的情況下,應該多考慮錯位競爭,做好茶產業(yè)的深度開發(fā),向日化、醫(yī)藥、食品等行業(yè)延伸,提高深加工產品的附加值,改變川茶一般只采春茶,夏秋茶收益低、利用率低的現狀。


上一頁:薦書 | 茶葉大盜 改變世界史的中國茶

下一頁:生態(tài)福建??多彩閩茶:2025年閩茶神州行成都站盛大開幕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