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省一線調研:春茶價格下降、市場疲軟

10省一線調研:春茶價格下降、市場疲軟

46閱讀 2024-04-26 01:13 頭條

今年是新冠疫情結束的第二年,疫情過去的第一年2023年,茶人所期待的春茶“回春”并沒有出現。2024年的春茶市場已經接近尾聲。今年春茶行情如何?有什么新趨勢?

為客觀報道2024年中國春茶市場現狀,3月開始,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對全國具有代表性的10個省份的部分重點產茶區(qū)的茶農、茶企和茶行業(yè)管理部門,通過實地或線上采訪,掌握了第一手信息,希望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春茶市場。

茶青價格“大跳水” 降幅達15%~50%

今年春茶季節(jié),全國茶區(qū)大部分地區(qū)出現鮮葉收購均價、干毛茶銷售均價下降的情況。

浙江是我國名優(yōu)綠茶的重點產區(qū),且開采時間集中在3月,但今年浙江氣候特別不給力,前期的低溫導致茶葉開采較晚,后期的快速升溫導致茶青價格迅速下降。

茶農到新昌縣中國茶市進行交易。本報記者 梁 妍 攝

新昌縣農業(yè)農村局茶葉站站長袁海艷告訴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3月,新昌春茶有所減產,交易量也略有減少。據全國最大的龍井茶交易市場——中國茶市統(tǒng)計,截至3月31日,中國茶市交易總量、交易總額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1.13%和3.36%。

浙江省安吉縣、龍游縣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安吉千道灣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鎖表示,今年安吉白茶的正式開采時間是3月25日,比去年整整推遲了一周。25日—28日的4天里,氣溫適宜,品質較好,價格與去年持平,安吉茶農、茶企信心十足。但是從3月29日開始,氣溫快速回升,茶青數量迅速增加,而當地企業(yè)的加工設備不足,導致茶農的茶青積壓,收購價格斷崖式下降,無法彌補采摘成本,出現茶農棄采現象。所以,今年安吉白茶看似增產卻不增收。據龍游縣農業(yè)農村局介紹,截至目前,龍游茶青整體均價3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近40%。

福鼎茶農在中國白茶核心主產區(qū)茶青交易市場交易茶青。朱乃章 攝

在福建白茶主產區(qū)福建省福鼎市、政和縣以及柘榮縣,茶青價格均出現了“大跳水”。政和縣石屯鎮(zhèn)松源村的茶農老吳說:“今春的茶青收購價是過去5年來的最低點,相較去年同期近乎腰斬?!奔o生緣(福建)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紀相炳也表示,今年,福鼎茶青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5%~20%。柘榮縣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主任鄭鴻景告訴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柘榮高山白茶開采后,氣溫回升過快,單芽產量降低,茶青收購價為50~120元/斤,產量比去年下降近乎一半。柘榮高山白茶的春茶總產量預計比上年增加20%,產量達4000噸。

同樣出現茶青價格“大跳水”的還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據恩施州了解茶產業(yè)情況的人士反應,今年,恩施州鮮葉價格出現歷史最大波動,整體趨勢呈現高開低走、降速過快的特點。恩施州茶葉鮮葉交易均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7%,但早生茶樹品種鮮葉交易價格創(chuàng)下歷年新高。3月23日—29日,鮮葉交易價格斷崖式下降,引起了茶農的恐慌。龍井43號茶青從3月21日的100元/斤,僅僅在3天之內就降至60元/斤。截至4月9日,全州干茶累計銷售均價264.5元/斤,同比下降39元/斤,降幅12.85%。全州茶農收入26.48億元,同比下降2.25億元,降幅7.83%。

四川雅安的茶青。

西南茶區(qū)的茶青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貴州省湄潭縣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主任楊冬表示,湄潭翠芽是湄潭縣的主產名優(yōu)茶,約占湄潭春茶產值六成。今年,湄潭翠芽的產量略有下降,春茶價格整體有所下降。雅安市茶葉學會秘書長郭磊表示,今年,雅安最先開采的福選9號芽茶最高可達158元/斤,鮮葉價格穩(wěn)定在100~130元/斤。但3月上旬之后,大芽種單芽價格出現下滑,直至氣溫回升,市場交易人數增多,交易量增大,鮮葉價格才有所回升。

近期才開采的江北茶區(qū)茶青價格也出現了下降。據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龍頭茶企——浮來青茶葉公司總經理劉明反映,今年,莒縣茶葉上市時間與往年相差不多,批量采摘時間較去年有所提前,整體品質與去年基本相同。目前,鮮葉上市后價格滑落較快,一芽一葉從100元/斤跌至現在50元/斤。

陜西省西鄉(xiāng)縣是漢中仙毫的核心產區(qū),西鄉(xiāng)縣主要茶園于3月下旬開采,開采時間較去年晚了約10天,開采前期茶青價格相對穩(wěn)定,后期也像安吉白茶一樣,同樣出現了價格快速下降的現象。

從黃山謝裕大茶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一平、蘇州飛翠茶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鄒光旗和東林雨露廬山云霧茶總經理郭青云介紹的情況看,今年,以黃山毛峰、蘇州碧螺春、廬山云霧為代表的精品名優(yōu)茶因產量較少而價格相對穩(wěn)定。今年,蘇州碧螺春核心產區(qū)的預估產量為105噸,基本與往年持平,市場均價大約在2800元/斤。

氣溫的快速變化造成多數地區(qū)茶葉品質下降

從生產上看,今年春茶普遍開采晚,產量呈現先減后增的趨勢。3月上中旬,全國茶區(qū)大多陰雨連綿,江浙地區(qū)甚至遭遇了凍雨天氣。據浙江省安吉縣、新昌縣和龍游縣茶葉主管部門、生產企業(yè)負責人反映,今年“靠天吃飯”的情況尤為明顯。據統(tǒng)計,各地開采時間普遍較2023年推遲3天~10天,“倒春寒”導致茶芽萌發(fā)時間延長,茶葉生長緩慢,各地明前茶采制時間因此縮短了近一周。但在3月下旬,各大茶區(qū)氣溫又快速上升,茶農雖然加速搶采,但茶芽猛長,且嫩度下降,影響了茶葉品質。

安吉縣溪龍鄉(xiāng)黃杜村茶園。

從茶葉品質方面看,浙江地區(qū)茶葉品質波動最為明顯。安吉千道灣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鎖告訴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受氣溫影響,安吉白茶與2023年相比整體品質下降,僅與2022年的品質接近。浙江新昌的精品大佛龍井、龍游縣的龍游黃茶品質均受到一定影響。

不過也有極少部分地區(qū)反饋,今年茶葉品質有所提高。據福建柘榮、江西廬山、陜西西鄉(xiāng)反映,受2023年良好氣候影響,今年茶樹長勢較好、茶芽較飽滿。此外,去冬今春雨水充沛、土壤墑情較好。盡管春茶開采前期的相對低溫天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春茶生長速度,但開采期的推遲有助于茶樹內含物質的積累。加之生產技術、茶園管理技術的不斷升級,2024年,這些地區(qū)的春茶品質普遍較優(yōu)。“今年春天,柘榮沒有大旱大澇,雨季短,陽光充足,茶葉品質是近五年來最好的?!辫蠘s縣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主任鄭鴻景說。

茶農受損較重 茶商持觀望態(tài)度

根據采訪得知,今年浙江、福建、四川、湖北、陜西、山東等地名優(yōu)茶交易價格普遍下降。以綠茶交易為主的浙江松陽浙南茶市、浙江新昌中國茶市、四川名山世界茶都市場的春茶交易量、價均出現下滑。在交易量方面,春茶季前期,受氣候影響,明前茶減產,各產區(qū)茶葉市場的茶青和干毛茶價格相較往年同期明顯回落。按照常理,產量下降往往帶來價格上漲。但是,今年的春茶市場卻讓茶農有些措手不及、茶商持觀望態(tài)度。

春茶是銷區(qū)市場上半年銷售的絕對主力,從山東濟南第一茶市、濟南七里堡茶城的反饋來看,繼首批上市的“頭采茶”過后,大量價格回落的“平價春茶”正在陸續(xù)涌入市場,價位從每斤一二百元到幾百元不等。3月,濟南各大茶葉市場的總體銷量較往年有小幅回落,4月的春茶銷售有所回暖。濟南市茶葉行業(yè)協會秘書長胡興旺告訴記者:“今年,西湖龍井于3月23日、安吉白茶于3月27日進入濟南第一茶市,這兩種茶進入市場的數量有所減少,且價格也較去年略有下降,市場銷量也比去年同期下降。3月,茶市銷量‘微冷’,除消費降級等因素外,也有龍年春節(jié)假期結束較晚的原因,春節(jié)茶禮還沒有消化完。4月銷售略顯‘回暖’,產區(qū)茶葉大量進入銷區(qū)市場,且不少消費者五一贈禮選擇買新茶。”

北京馬連道茶葉一條街多家商戶向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記者反映,今年,以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為代表的高端名優(yōu)綠茶的價格普遍低于往年,且銷量出現了一定的萎縮。中低檔名優(yōu)茶(150元~600元/斤)是銷區(qū)市場銷售的絕對主力,價格略降,但銷量與去年相比較為穩(wěn)定。

相對于線下消費的疲軟,線上消費盡管數字較為樂觀,但線上消費品質難以保證,假冒現象較為普遍,也令一部分專業(yè)消費者無從下手。

出品: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全媒體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上一頁:浦北:可靠電力促進茶產業(yè)發(fā)展

下一頁:生態(tài)福建??多彩閩茶:2025年閩茶神州行成都站盛大開幕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