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扎根農村守初心,在農業(yè)農村一線工作或服務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發(fā)揮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促進農業(yè)增效和農民增收成績顯著,為鄉(xiāng)村振興作出突出貢獻,受到群眾廣泛認可,是具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多l(xiāng)村視界》欄目推出“鄉(xiāng)村振興帶頭人”系列報道,聚焦鄉(xiāng)村振興帶頭人,看他們如何帶頭振興鄉(xiāng)村,又是如何帶動大家共富。下面,讓我們走進謝細和,看看他是如何讓萬畝茶山變成“金山銀山”。

謝細和,1968年出生,高級農民技師,浙江泰龍制茶有限公司董事長、泰順縣新鄉(xiāng)賢參事會常務理事、泰順縣茶葉協會會長、泰順縣制茶工匠、溫州市農業(yè)豐收獎一等獎獲得者。
41年前,13歲的謝細和在家人的影響下,開始學習種茶、采茶,從那時起茶成為了謝細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謝細和回憶道:“我13歲的時候就跟我舅舅學做茶葉,忠于對茶葉的愛好,所以我一做就做了40幾年。”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二十初頭的謝細和,就在杭州開設了茶葉專賣店,主賣泰順“三杯香”,在收購茶葉時,他發(fā)現從農戶手中收來的茶葉品質時好時壞,這成了謝細和心中的一根刺。

三年后,謝細和回到茂竹園村辦起一家小型茶葉加工廠。規(guī)模雖小,但做得有聲有色,在積累了一定的辦廠經驗和積蓄后,2003年,謝細和又輾轉承包萬排鄉(xiāng)500畝的集體茶園及茶廠,隨后不斷引種名優(yōu)茶,擴大茶園面積,成立浙江泰龍制茶有限公司,走茶葉生產、加工和銷售一條龍的產業(yè)化發(fā)展路徑。
謝細和說:“要把茶葉做好,我覺得首先要把源頭的品質控好,所以我就回來辦茶廠,一直做到現在?!?/p>


慢慢的,茶葉品質穩(wěn)定了,銷售渠道也打開了。北京、杭州、蘇州、徐州、溫州等省內外大中城市的茶葉專賣店內,都能看到泰順“三杯香”的身影。與此同時,謝細和也將銷售網延伸至線上,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設置茶產品旗艦店,并開設微信分銷平臺。如今的公司年產值也從十年前200多萬增加到2000多萬元。

如今的萬排茶園,在謝細和的示范帶動下,已發(fā)展成為萬畝茶園,占泰順縣茶園總面積的八分之一。如何讓萬畝茶園變成農民“共富園”?為實現茶農茶企雙贏,謝細和牽頭先后成立了萬眾茶葉專業(yè)合作社、泰龍植保專業(yè)合作社和萬龍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實施“公司+專業(y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統一生產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茶葉品質,帶動萬排近300戶茶農增收致富。

同時,為了讓農戶能夠有系統地種茶,有標準地采茶,謝細和專門請來各地專家為農戶和茶企進行茶葉種植、采摘、炒制等培訓,年均受訓達500多人次。
2020年,謝細和還投入200多萬元引進全自動全智能流水線,并于2022年初投入使用,日生產鮮葉可達1500斤左右。該流水線的投用,人工成本降低達70%左右,效率提升近1倍。
謝細和介紹說:“我們目前有兩條智能流水線。以前我們做龍井,要做200斤干,最少要十幾個人來做,現在兩個人就能完成 ,而且在產品的質量上保證了統一?!?/p>
從種茶、采茶、炒茶,到品茶、賣茶、打造茶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凝聚著謝細和的努力與心血,但他從不將榮譽獨攬,他更愿意站在家鄉(xiāng)茶農們中間,用自己的經驗,帶領更多人走上就業(yè)共富路。
(來源:泰順縣融媒體中心)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